小云是一個雙耳重度聽損的小三女孩,配戴著助聽器,在父母四年多來鍥而不捨、持續帶她接受聽能訓練後,現在已可以依偎在母親身旁細語撒嬌,也可以用適齡的語調與字彙和人對談如流。此一個案凸顯出黃金早療的成效,也說明了具有殘餘聽力的聽損幼兒,透過及早的發現與介入,未來確實有發展良好聽說的可能。

  國內本土的早期療育推展至今,已達十年以上的光景,持著「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」的信念,逐步協助障礙兒童及其家庭儘可能的過正常化的生活。當社會各界在聽損兒童最佳語言教學議題上互有爭議、意見紛歧之際,倘若能回到早期療育最初的基本信念,或許能給彼此多一些客觀了解與包容的眼光。

  南非詩人兼小說家的David Wright在自傳《失聰》(Deafness)中,描述到在一次與家人「對話」中,家人調皮摀住嘴巴,使他無法由讀脣解讀對方談話內容的當下,讓他深刻明瞭:「如果看不到,我就聽不見」。

  然而,聽障者是否勢必成為依賴視覺輸入的族群?有無選擇的機會?

  隨著科技進步,人工電子耳、助聽器日新月異,加上「聽覺口語法」(audito-ry-verbal approach)的引進,為國內聽損的早期療育服務注入一線契機,強調透過專業人員與家長的共同努力,協助具有殘存聽力的聽損兒童,經由適當輔具的配戴,教導孩子學習傾聽,進而發展口語、說話的能力,帶給聽損兒童及其家庭走出寂靜的希望。

  對於聽損嬰幼兒及其家庭而言,談論「投注一元在早療服務上,將來可節省三元的特教成本」的早療效益觀念,或許過於遙遠,然而,當聽損兒童確實有發展、聽說的可能時,早療工作者與家長應及早掌握聽語發展關鍵期,共同為孩子準備好一般學習與生活環境中的溝通能力而努力。

  聽、說或許不是溝通的唯一方式,然而,透過良好的早期療育,將能有效啟發聽損兒童的聽語能力,讓孩子日後在選擇手語、讀脣等溝通方式之外,具有與一般人同樣聽與說能力的可能,對他的未來,將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資料出處/國語日報   文/Lesley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meshea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